重磅!定调一件大事,将影响7.5亿人

最新消息!最近,、。。它概述了“十三五”期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具体“路线图”,并将对中国7.4916亿城市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

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将受到严重谴责。

针对城市规划实施的困难,、,并提出“一切违反规划的行为都要严肃查处”。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必须经原审批机关批准,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批,以防止任意修改规划等现象。

针对部分城市建筑贪婪、迷人、求人、缺乏特色、文化传承令人担忧的现状,、,提出了“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八字方针,以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加强公共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的设计与管理。鼓励国内外建筑设计企业充分竞争,培养国际视野和国家自信的建筑师队伍,倡导发展建筑批评。

在未来的十年里,30%的新房将被建造。

装配线上的“积木”和“生产”房屋将在中国推广。、,以使新建筑在新建筑中所占比例在10年内达到30%,积极稳妥地推进钢结构建筑的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提倡发展现代木结建设。

未来城市住房改革的两个主要方向

、,提出了今后深化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两大方向,即以政府为主保障困难群体基本住房需求,以市场为主体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其中,要为改造棚户区打三年的好仗。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市棚户区、城市村镇和危房改造。

封闭住宅区将不再兴建

、,建议在我国新建房屋推广地块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区。建成后的住宅小区和单元综合体应逐步开放,实现内部道路的公示,解决交通网络布局问题,促进土地的经济利用。另外,要树立“窄路、密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构建合理的高速公路、主辅主干路、支路路网体系。

城市公园应向居民免费开放。

未来城市将有更多的绿色“空白”。、,必须加强为居民日常活动服务的绿地功能,使市民能够看到绿地,靠近其住宅附近的绿地。原则上,城市公园应免费向居民开放。限期清理违章占用的公共空间。

城市未来发展的“路线图”

总体目标:实现城市建设有序、适度发展、高效运行,努力建设和谐宜居、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城市,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1.城市规划

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促进两图一体化。探索有条件城市规划管理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整合。进一步加强强制性规划,对一切违反规划的行为都要认真追究责任。

时间表:五年左右,全面查处建成区违法建设,坚决遏制新的违法建设。

(2)城市的风貌

单一的建筑设计必须在形状、色彩、体积、高度等方面满足城市设计的要求。密切关注城市设计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相关技术规范。支持高校建立城市设计相关专业,建立和培养城市设计团队。

附表:完成所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和历史建筑的确定需要5年左右。

3.城市建筑

大力推进集装施工,减少建筑废弃物和粉尘污染,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制定装配建筑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提高零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零部件的产业化生产。

时间表:力争花费10年左右的时间,使总成建筑占新建建筑的30%。

4.公共服务

新建房屋应提倡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封闭住宅区。为实现内部道路的公示,解决交通网络布局问题,应逐步开放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元综合体。

加强绿地功能,为居民的日常活动服务,使市民能够在家中附近看到绿地,接近绿地。原则上,城市公园应该向居民免费开放。

时间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的平均路网密度将提高到8km/km2,道路面积率将达到15%。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共享率超过40%,大城市公共交通比重超过30%,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共享率超过20%。基本完成了现有的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5宜居环境

通过限制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促进清洁食品等措施进入城市,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厨房垃圾家庭破碎处理。

时刻表:到2020年,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将努力实现污水的全面收集和处理,缺水城市中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力争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

6.城市治理

、省级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确定管理范围、权责清单和责任主体,理顺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加强市政设施运营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等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功能集成,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

时间表:到2020年,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智能城市。通过智能城市建设等一系列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措施,城市运营效率不断提高。

文字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