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000万规模的房产众筹动手 你们真读懂政府的意思了?

  昨天,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向全市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下发了一份《关于停止开展房地产众筹业务的通知》。

  文件内容小编就不累述了,直接贴下面。

  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这通知不是早就发过了吗?没错,这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缘于3月18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就发过一份《关于严禁开展“众筹炒楼”房地产金融业务,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的通知》。

  同样的发出方,同样的整改对象,同样熟悉的通知配方。

  但这两份《通知》还是不一样的。

  首先,这次《通知》的出台背景不同,据协会自己称,此次《通知》是为了贯彻3月25日,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而发布的。

  因此,因为有了政府方面官方先划定了一个大致的范畴后。与此前的《通知》相比,此次《通知》更有指向性,更具体,对需要停止的企业范围和业务范围有了一个全面且明确的定义,并给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和时限。

  即明确将房地产众筹业务定义为“所有与房地产相关的众筹业务,物业形态包括但不限于商品房、商铺、厂房、公寓,众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众筹购房、众筹租房”。还要求“注册地在深圳市的企业,须立即停止所有房地产众筹业务;注册地在外地但有房地产众筹项目在深圳市的,须停止在深圳市的所有房地产众筹项目。”

  还有看起来严格到都有些过于严苛的“自即日起,严禁新开展房地产众筹业务;正在募集的项目,立即停止募集并归还投资人资金;已经募集完毕的项目,立即下线并不得继续提供任何服务或收取任何费用。任何企业不得通过更改名称、修改资金用途、转为线下筹集等方式变相继续开展业务”。

因此,这个告示被业界很多人视为“搬到实处”。

  “如果说,之前那份《通知》只是向企业在提示风险,那么这份文件就是要动真格了。”他们说。

 就这样。我们是对的。-通知。-看路。

  然后可爱的市民们又开始思考,这对深圳楼市影响几何,房价会不会掉的问题了。

  说到这里,小编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到底有多火?对深圳楼市又影响几何?它真的是导致深圳房价高企的主要元凶之一吗?

  小编想告诉大家一个真相,真的不是。

让我们看看这个政府"杀死"的深圳房地产众筹业务有多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纳入其统计监测范围的9家房地产众筹平台,截止4月1日,总筹集金额逾5亿(全国范围的,包含非深圳项目),但深圳项目筹集金额仅为3000万左右。

  不信?小编还有另外一组数据可作为互相验证。

据中国互联网首家在线贷款金融现代统计及风险监测预警数据也显示:目前,深圳地方10家涉及房地产众筹的众筹平台业务,其中5家在深圳开展了房地产众筹业务,5家在深圳境外开展了房地产众筹业务,同时有3家外资众筹平台在深圳开展了房地产众筹业务。

  自2015年至2016年2月,上述8家众筹平台在深圳的房产众筹认筹项目总数有55笔,其中成功项目有46笔,失败项目有9笔。房产众筹的成功项目有46笔中,实际完成筹资金2738.1万元。金额不大,但增速很快。

  看到了吗?这个被政府“封杀”的深圳房地产众筹业务,实际上才3000万!!!

什么是概念三千万,在深圳也可以买到豪宅的价格。

  别说跟整个去年深圳楼市成交量相比了,就与小编此前爆料出来的深圳涉及“首付贷”业务成交额为171.19亿相比,这3000万简直不值一提……

  那么,即使加上外界所传闻最高的1:10杠杆(事实上并没有),你们觉得区区3个亿能在深圳楼市上掀起多大的水珠……

  所以,不管是首付贷还是房地产众筹,都绝对不是深圳房价高企的元凶。

  这个问题,小编其实很早很早之前就在一篇报道里提到过。

  其实,不管这些业务随着楼市的疯狂多火都好,平台都还是有基本理性的。他们是有风控的。所以,不管他们的业务做得多大都好,在深圳市场上的放贷是极少极少的。

  现摘录本小编3月3日的一篇报道:

  深圳一家P2P平台,去年推出“首付贷”产品后,便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到了几亿元的业务。但这家不声不响将“首付贷”业务做到几亿元的P2P平台,却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开始“大力收紧了‘首付贷’业务,有意识地在放弃一些市场。打个比方,以前我们每个月要做到一亿元新增市场的,现在我们最多只做1/5。这一方面是由于新政下调了银行的利率,使得我们可以做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是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风险已经越来越大了。”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家深圳平台却宣称绝不做深圳的业务,而其他做“首付贷”的平台也透露了差不多的信息。

  “一方面是深圳的房价太高了,所需的首付资金太大,不符合我们‘首付贷’小额贷款的条件;另一方面是,深圳的楼市实在是太危险了,我们不敢做。”他们异口同声地对记者表示。

  所以,真相就是这样,深圳房价这么高风险这么大,老百姓都知道的事情,你们以为平台会看不到吗?P2P和众筹普惠金融,虽然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他们绝不是金融“搅屎棍”,并不会总是在重要金融事件后充当“帮凶”角色。

  所以,这里小编很想替深圳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们喊句冤,“我们不是什么锅都背。”

 另一方面,编辑想说,政府所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错误。

就像编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的那样。

  虽然现阶段来看,这部分业务的规模并不算很大,但如果任“众筹炒楼”等这些“金融杠杆”肆意发展,那么,后果将难以想象。到时候,损失惨重就不止是个人了,整个社会经济都将带来较大的风险,这是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局面。”

失去控制是最大的风险。

此外,还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为什么这样的政策"硬碰硬"由一个非政府官员(如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一再发布,?

我想告诉你,这实际上是政府在他们之上的服务。与其他地方政府不同的是,深圳市政府对其"打开"是众所周知的,它通常用于任何创新的金融行业,以支持鼓励态度和发展,然后等待发展几乎相同。

  但可能是这种开放的态度久了,深圳政府变得十分“温柔”。与上海不同的是,深圳政府虽然也有强烈调控房价的决心,但一直对市场采取的都是“柔性严打”的态度(当然这样做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就不深入分析了),所以他们会很少愿意自己亲自出面来做这件事。

  所以,借自己下面的一个小儿子来出面就再合适不过了。这样既起到反复向市场传达政府规范楼市的决心,又不会对市场造成“海啸”影响,带来过度恐慌效果,何乐而不为?

  (另外,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此次《通知》的发出正好又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关于首付贷、众筹炒楼死灰复燃的报道之际,有些事情,你们懂的。)

  所以,你们不用再一遍遍质疑这样严厉的规范通知由协会发出来有啥用,到底对市场起到多大的作用。向市场传递政府态度就是其最大作用了。而且虽说只是协会要求会员“自律”,但小编认为,会员们都会听话一一整改的。

  毕竟人家协会也说了呀,“对于不愿接受整改的企业,会视情况而定,从而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如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将其作为全市金融风险重点排查对象”。

  不过虽然对规范行业乱象有效,但对深圳房价的影响,就……(你们懂的)。

  最后,小编还想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的是,你们也不用担心,政府会一直只让协会出面,自己躲在后面。该来的总会来的,而且就快了,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