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百货商场里,各服装专柜模特身上厚厚的冬装也陆续换上了轻薄亮眼的春装。不仅服装亮眼,服装的价格也同样“亮眼”。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今春新上架的知名服装品牌,诸如ONLY、Vero moda、E-LAND等,其针织衫、小西装基本不低于600元,T恤不低于300元。某品牌的一款长靴子,三折后价格仍然高于800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显示,衣着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服装价格上涨3.4%,鞋类价格上涨2.8%。该调查印证了消费者认为服装价格普遍上涨并不只是单方面的感受。
事实上,不仅今春刚上架的新款服装价格上涨,从去年开始,服装“涨价潮”就已经来袭了。从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可以看出,2011年10月,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服装价格上涨4.0%,鞋类价格上涨2.5%;11月,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3.5%,其中,服装价格上涨3.6%,鞋类价格上涨2.7%;12月,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3.8%,其中,服装价格上涨3.9%,鞋类价格上涨3.1%。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服装价格的明显上涨,对服装销量造成了一定影响。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指出,在物价全面上涨的大环境下,居民实际购买力有所下降,而2011年品牌服饰价格的明显上涨进一步压缩了居民对于服装的消费空间,使得全年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量增速呈现明显下滑态势。据统计,2011年全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实现累计增长20.39%,相比上一年下降了2.24个百分点;而服装类商品零售量增速仅为4.88%,还不及上一年增长水平的一半。
居高不下的服饰价格,伤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钱包,还有服装商的心。当商场陷入不打折就卖不动的怪圈,当抄号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专卖店沦为试衣间厖我们在感概的同时更需要知道,是什么推高了衣服价格?
当你向任何一个销售人员询问衣服价格为什么这样高,他们都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这是因为成本涨了。
实际上,成本上升已经成为所有商品调高价格的原因或者借口。面包涨价,是因为面粉涨了;出租车涨价,是因为汽油涨了;房子涨价,是因为钢筋水泥涨了。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服装,在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人民币升值等种种因素的压力之下,似乎没有理由停住价格上涨的脚步。
首先来看看制造成本。有业内专家曾表示,在传统的服装加工制造成本构成中,原料成本占到了60%-75%,加工制造成本占25%左右。我们知道,服装的原料主要包括化工纤维和棉花。其中.合成纤维是化工纤维中的一大类,常见的涤纶、锦绝、肺绝等都属于此类。合成纤维是石油化工工业和炼焦工业中的副产品,作为初级产品的石油经过多次加工,并经过裂化、聚合等一系列复杂过程形成高分子材料,最后把这些高分子材料再加工制造就得到了合成纤维。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油价大幅提升,从而影响了化工纤维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