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十年:展败展战与习惯使然

       迈过三十岁的门槛,我的生活一点点步入正缺,回想从十几年前独自一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到现在拥有小小的一片天空,并开始实现看世罗的梦想,我就有了一点小小的幸福感,而这笃定的幸福,是从微钱开始的。

       我来自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县城,家境并不富椅。甚至可以说略有些窘迫,但父母教会了我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从小到大,母亲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一切要靠你自己”。小的时候,我对棱是不太感冒的,虽然家里不富裕,但也没觉得钱有多重费,这个观念一直持续到我上班都没有改变过。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给的生活费勉强够花,但要想在吃饭之外有更多的花费,就得靠自己挣了。虽然捉淋见时,但我通过做家教、促销等补足了自己的花费。一度还横钱和同学一起买了台电脑,所以大学期间的生活。可以自给自足来形容,保那个时候,脑子里面从来没有理财的概念,也没想过存续干什么,只觉得钱够花就好了。

       直到念研究生,情况才稍有改变。当然这要得益于前男友,前男友是典型的超前消费的人,有五分花一块,总是梦想着什么时候发大财,挣大钱(这也许是多数男入的个性吧,最后我们分开也是因为间样的原因,我始终认为脚踏实地的生活才是真实的)。跟蚀在一起后,总觉得经济压力很大。因为念的是公费研究生.没有学费,每个月还有补助,所以没有再同家里要钱,面对身边人入不般出的状态,总觉得无以为继。研二那年,我毅然决定去上班,因为课程已经较少。记得刚上班时,每个月工资是一干二百元,领完工资后,没什么感笼就花掉了,现实教育了我,从那时开始.我明白了钱对于人生的意义。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边是花钱如流水的男友,一边是路显拮据的收人.但我挺自豪,一直没有再问家里要过钱就顺利地完成了学业,研究生毕业之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份微定的工作,开始了朝九娩五的上班生活。

       刚上班的日子,公司给的工资也是可怜的,那时已经是2004年,每个月的收入也就2000元出头,公司的福利比较好。有公积金之类的,但因为我没有买房,所以这些钱是看不见的。就这仅有的2000多元,我不仅要负担自己和男友的日常生活(那时,男友已经买房,他的收入要用来还房贷),而且还要随时去填补男友消费上的窟窿。即便如此.我也要求自己每个月要节省存钱,不知道从哪里继承来的秉性,我对消费有一种天然的克制,每年下来都能省下钱。记得那几年基本上没买过衣服,穿的都是公司的工取和上学时的衣服,而旅游更是没有过。现在想想,很庆幸自己当时的决定,手有余根,让我在面对生活变故的时侯可以很坦然的处理,有退路的人生,也许是更好的决定。